观点:农村生和重点大学需有机会互相选择
国内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日益减少的现象正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。央视近日的报道披露了一组数据:1980年代清华大学县级中学生比例占到50%左右,而今年只有1/7;北大的农村学生的比例从过去的30%左右降到了近年来的10%到15%之间。而中国农业大学(微博)招办主任周旭峰表示,2002年至2010年,该校本科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的比例一直稳定在30%以上,而今年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则首次跌破三成。
农村生占重点大学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,这是不争的事实,其原因何在?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近年来,一些重点大学在推进自主招生的过程中,并未考虑学生的赶考负担,而在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,标准偏向城市学生,造成农村生的比例越来越低。针对此种现象,一些专家在开出的“药方”中,反对高校进行自主招生。
这不是一剂“良药”,只会令这一问题陷入僵局。道理很简单,如果不推行自主招生,那就将坚持现行的“统一高考、集中录取”制度,而这一制度正是导致重点大学农村生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。首先,“一张试卷定终身”貌似公平,但由于农村生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低于城市学生,且家庭无条件送他们上辅导班、培训班,加上近年来的高考出题有利于城市学生发挥,因此,农村考生的高考分数实际上普遍低于城市考生;其次,集中录取时,大学只能按照学生的高考分数,结合其志愿进行录取,结果就是985高校、211高校城市学生比例高,农村学生多数进入高职高专;再次,近年来高校推进自主招生,但去年总体名额只有38000人,占933万高考报名人数的千分之四,对于试点自主招生的高校,只占招生总名额的5%,也就是说,这一数量并不影响目前的招生大局。事实上,农村生比例下降的中国农大,并没有实行自主招生。
在“统一高考、集中录取”框架下,缩小城乡差异、区域差异、校际差异,已被证明是短期难以完成的任务;而缩小名牌大学在发达地区、大城市的招生计划,使之更偏向农村地区,则又势必令各地进行高考利益的博弈。退一步讲,即便招生指标增投给不发达地区,农村生的比例就会提高吗?这些指标会不会依旧被这些地区中的城镇孩子所拥有呢?很显然,照此思路,良好的愿望未必会实现。只有推行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,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出路。
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推进的自主招生,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,客观上令农村学生脱颖而出的机会不大。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,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,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,学校有完全的招生自主权,可以采取“统一高考+自主招生”的模式,将统一高考成绩作为学生申请大学的基础,大学自主提出成绩要求,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均可自主提出申请,且可同时申请多所学校,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。
在这种自主招生中,为吸引学生选择本校,大学必然尊重受教育者的权益。关注农村生源的求学情况,就会成为这些学校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,学校完全可以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(包括高考成绩、中学学业表现、中学特长表现、大学面试考察、考生家庭因素、教育环境因素等),并对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加分评价。这样,在其他评价同等的情况下,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,就会有机会得以优先录取,这就一定程度地校正了教育环境、家庭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,让大学录取成为社会公正的调节器,而不是阶层差距的加速器。比如,美国大学对教育不发达地区、贫困家庭学生的“关照”,就是通过自主招生和多元评价体系实现的。
另外,如果大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,就可以摆脱集中录取计划体制的束缚。从公平角度出发,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发挥宏观管理的作用,要求高校自主招生的农村生比例不得低于某一标准(比如30%),或者推出面向农村学生的特别计划,并规定大学必须同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,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,负责制定招生标准并监督实施,要求所有自主招生的学生信息必须全面公示。如此,提高农村生就读重点大学的比例,并缓和目前失衡的招生局面,才不会成为空谈。
版权所有 ©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| 西藏114招生网 –西藏招生考试信息网,西藏高考政策,西藏高校推荐,西藏自考成考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:100029
电话:010-80788512 传真:010-80788512
ICP备案号: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:中国网库[
156.25]